疫情期间,人们的工作型态跟着滚动式调整,WFH (Working From Home 居家办公)日益普遍 ,当一日活动范畴都限缩在家中,工作与生活间的界线也渐渐变得模糊。如何在有限的居家空间中,依着时序搭配不同的光氛感,帮助自己和家人在WFH 的工作与生活之间,进行心情上的转换呢?
疫情期间,人们的工作型态跟着滚动式调整,WFH (Working From Home 居家办公)日益普遍 ,当一日活动范畴都限缩在家中,工作与生活间的界线也渐渐变得模糊。如何在有限的居家空间中,依着时序搭配不同的光氛感,帮助自己和家人在WFH 的工作与生活之间,进行心情上的转换呢?
光和时序
“ 光 ”的种类包含了自然光(太阳光)和人造光(灯具照明),虽然不常意识到,但是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是与自然光同步转换的。白天,自然光透过门窗进入室内,将纯粹明亮的光线注入空间,光的强度与色温,都随着时序有所变化;在入夜以后,少了光线的刺激,人体便会分泌“褪黑激素”让我们身心能够渐渐放松,这时家中选用低色温的暖黄光,更能创造舒适的光氛环境,酝酿适合休息的生理状态。
一日的居家光氛规划
▪︎ 白天(约9-16点)|WFH
居家办公期间,除了每日晨起整理服装仪容、整顿工作桌面,或设定行事历提醒等例行公事之外,更可巧妙运用白天自然光,打造一个朝气蓬勃的工作环境。
早晨到下午的工作时段,揭开门窗的帘幕,就能将最好的自然光引入室内。晴朗的白天拥有充沛光线(高照度)、高色温(偏白蓝色调),而太阳光也是演色性最好的光源,此时通常不需点亮灯具,甚至要稍微遮蔽过量的光线以免太刺眼。假如遇到阴雨天或是工作的区域光线不足,则可依照需求选用吊灯、桌灯或立灯补足光线 —— 打造出明亮、开朗、精神饱满的工作氛围。
▪︎ 睡前(21点后)|休憩
一日尾声的时光,环境照明可以完全关闭、或留着些微亮度,只点亮1~2盏重点照明的壁灯,或趣味照明的小桌灯,随着昏暗的暖黄光舒缓紧绷的神经,培养入眠的情绪。
沙发旁立灯、角落壁灯、电视旁的投射灯、茶几上的桌灯或香氛蜡烛,阅读、小酌、看看影集、或是做点瑜伽,以幽暧慵懒的光氛,独享夜间睡前的metime。
家,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。当待在家的时间变长了,不妨留意家中每一隅,透过灯光布局,打造舒心自在的居家光环境,试着在变动的生活中找到 work-life balance。
设计师在名为生活的冒险之中,探寻着每个一闪而逝的灵感,用想像力将其化为图纸上的设计。而SEED 的设计师更同时是诗人,将灵感收敛至细腻,拿捏着每个线条、每处转角弧度;讲究材质触感、光的走向,用精炼的设计语汇,创作一首首光影的诗。
2008 加入SEEDDESIGN,李慧伦是喜的长期合作的设计师之一,她所设计的:OLO、LING 棂、HOODIE 无敌、ZHE 柘等系列作品,备受世界各地的人们喜欢。拥有一颗年轻的心,她总能在生活中找到乐趣,并将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。随着她的成熟,作品的设计灵感也从早期的童趣浪漫,到为人母亲后,更多对亲子、对社会的观察,但没有改变的,是作品中总是流露着的细腻情感。
这天早上,我们和慧伦约在她与家人常去的亲子公园,由她带着我们在公园及附近的巷弄间穿梭,分享她平时的生活所见,而我们也准备了许多的问题想和他聊聊,了解她对于设计以及生活的想法。
灯很特别,它是一种可以长时间给人陪伴的物件。
你觉得“灯”对你来说是什么?
–灯很特别,它是一种可以长时间给人陪伴的物件。
其实我大学的毕业专题就是做家具,毕业后也尝试过做不同类型的设计,但后来我还是来到灯饰设计这边,因为我喜欢它时间性比较长久这个特点。我觉得3C产品汰换的速度都好快,但一盏灯可以在家里10年以上,而且带给人的,是一种凝聚、或是陪伴的感觉,这是灯对我来说很不一样、而且很有意义的地方,也是我希望透过作品能传达给大家的东西。
你最喜欢创作过程中哪的阶段?
–不同阶段我都有有趣的地方,但最喜欢的是把设计放进场景模拟的时候。
平常我就会收集各种风格的空间素材,新设计到一定阶段,我就会把设计丢进不同风格的空间去试试,很多时候多换几个空间就会发现可能不是都很搭,但只要出现一个设计,它是一直换空间、换角度都觉得很好看,我就会知道这个设计有可能会中!而且因为原本3D线图是没有“光”的,但在场景模拟时候就可以把灯给点亮,有一种设计真的活起来的感觉。因为太喜欢了模拟场景,常常陈先生(设计总监)可能只说要看几张场景模拟图,但我会自己另外跑好多张想要分享给大家看。
设计过程中有没有遇过设计撞墙期?
–大概入行5年左右的时候,有好一阵子我很迷惘。
撞墙期确实有的,大概是我进入这个行业5年左右的时候,因为我的注意力都放在“灯”上,常觉得自己的设计好像有别人的影子。我想是因为太关注自己喜欢的品牌,会多少被影响的关系。但后来我就学会不要只把目光放在灯具,反而是花更多时间去关注“空间”,心态也就会有所转变,设计上也比较不会受限。现在如果刚好我的设计和其他人的作品比较接近,我也只会觉得“哇,这个设计师想得跟我一样耶!”
从第一盏灯到现在,妳觉得你在设计上有什么转变吗?
–以前会因为提案被打枪而被困住,但现在心态上比较不一样了。
早期的时候如果提案被打枪,会觉得“明明很好,怎么会~”容易纠结在情绪里面,不肯打开耳朵听大家的声音。但现在就不会了,会知道自己的角度比较单一,所以愿意去听看看大家给的意见,一些坚持也会懂得取舍,以前会有“这厚度就是要5公分才漂亮!”这种想法,但现在知道要考量散热、考量光氛呈现,所以有些条件就是要赶快去做克服调整,再重新找到美的样子就好。有时候看到年轻的设计师被打枪很灰心,都会想跟他们说:“不要纠结,就前进吧,赶快画下去,就会有成功的作品了!”
你的设计中,印象最深的作品?
– 我觉得是LING 棂,因为这盏灯蛮受欢迎,有次我在我追踪的、很喜欢的国外设计师的空间看到他们选用了LING ,就会觉得:“天哪,这真的是我画的作品吗?”有种灵魂被抽离的感觉。因为我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、普通的妈妈,只是做我喜欢的事情,画自己觉得好看的灯,居然能被大家认同、被自己喜欢的人认同,真的是很感激、也太开心了。
不断吸收新知,好好的感受生活。
怎么从生活中得到作品的灵感?
–我觉得设计师要一直吸收新的东西,完全不能停。
我自己没有在追剧,但是花很多时间在看各种杂志、Pinterest、IG,看到喜欢的图就会帮它们依空间、材质等等去分类来当成我的灵感素材。另外,好好感受生活也很重要,我自己就很常会去到处散步、逛百货公司、有时候也会刻意去住饭店,体验另外一种生活的感觉,这些事情都会对我可以产生刺激,让我产生不同想法。
如果要为你儿子设计一盏灯,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灯?
–Hoodie 桌灯就是这样的概念,而且我用好久了。
当时是我生完小孩回来工作,陈先生开玩笑问我是不是要划一盏喂奶灯,我想了一下觉得:“对齁!我就是缺一盏这样的灯!”,于是这盏灯就这样被我设计出来了。因为是喂奶灯,所以帮它加了一个可以换方向的遮光罩,而且可以调光,以前常常把小朋友哄睡之后,我会把光调小一些,打在我自己这边,我就能读个书、滑一下手机,或是半夜小朋友醒来时候也会用。现在小孩比较大了,都是在睡前的说故事时间点亮它,让我儿子比较有安心感。
而且现在我儿子也知道Hoodie 是我的作品,有时候他和我老公送我来上班,他还会跟我说“妈妈你画画要加油!”
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个你最珍惜的物品吗?
–我珍惜的物品有一大堆耶,没有办法只分享一个。
因为我发现我有点恋物癖,只要当下对我有情感的东西,我都会放进口袋带回家,从小就是这样。比如说:喜欢的人送我的糖果的包装纸、和儿子第一次去公园,他捡给我的落叶、全家出去玩一起挑的小石头、甚至我弟小时候的乳牙我都还留着!我觉得这些东西的价值在于情感的附加,每次去翻这些东西心情就会变得很好,但比较麻烦的是东西真的越来越多啦,有时候我还是会被迫要丢掉一些的,虽然很舍不得。
平常的休闲活动是什么呢?
–平常的休闲大概就是到处散步,我还有个最喜欢的嗜好是点蜡烛。
休闲活动其实没有一定,除了散步以外每天我也一定会手冲一杯咖啡,最近很常烘焙,烤一些饼干、蛋糕给大家吃。另外有个我超爱的嗜好是点蜡烛,我喜欢的就是点蜡烛的刹那、还有点起来之后欣赏它慢慢燃烧,空间中渐渐充满香气,这很能让我在心情上有一种转换。
如果不当设计师的话,你会做什么事情呢?
–我想过会是烘焙师傅、或是老师。
因为我一直都对烘焙很有兴趣,这本来是我梦想中退休后的职业,但最近真的实作才发现烘焙其实超累的,所以可能不太适合退休职业了,还是要趁年轻就多做。另外一个可能是当老师,因为过去我在一些机会下,有帮国小生上过电脑绘图课程,过程中我觉得教小孩子是很好玩而且有意义的,只是可能因为不是专业老师,不懂怎么发音,上一天课程下来喉咙好痛,每个工作真的都蛮辛苦的。
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,今天你会?
– 我应该不会做什么不一样的事耶。
可能还是跟平常一样,跟家人一起待在家里,一起看电视、吃饭,然后赶紧上床睡觉以免世界末日很恐怖。 其实不说世界末日,现在每天新闻上都看到很多意外,所以如果跟在乎的人吵架,我都会想要赶快和好,不希望如果有什么意外以后会很懊恼。而且也更愿意去表达对别人的感谢或赞美,以前可能会有点不好意思,但现在觉得这些正面的回馈是要赶紧传递给对方,而且会发现这么做大家也都会很开心。
2021 设计上海,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设计品牌及近7万位的观展人潮,日前已于6月6日圆满落幕。SEED 很荣幸参与其中,并透过多款新作将我们对灯具设计、光氛生活的想法,传达给所有来到我们展位的旧雨及新知们。
博物馆般,游逛中处处巧遇惊喜
此次展览的设计以类博物馆的形式,强调出每盏灯独有的个性,而SEED 的作品性格迥异,展览设计团队费尽巧思,替每一位主角做足能展现个性的呈现及布置,观展时不论走过一个转角、越过一面墙,眼前作品皆呈现了不同的样貌,诉说着截然不同的故事,在游逛中处处巧遇惊喜。
PAOPAO 泡泡(近期即将上市)
大量的 PAOPAO 吊灯与墙上镜面产生叠加效果,泡泡漂浮空中的模样仿佛定格般,随着灯光的明暗变化使镜内镜外的形体交错,赋予观者如游走梦境般的奇幻感受。
灯光下一颗色泽饱满的鲜红苹果,恰恰凸显了 SQUARE CRI 98,R9 > 90 接近自然阳光的高显色表现。如果展中见到人们总朝着这盏灯招手,别太惊讶,那是大家正带着好奇心试玩它“四段色温切换”、“渐进式亮度调整”的感应功能,因其对光的极致要求及入微体贴而备受人们的注目。
追求本质呈现,充满故事性的TRAM ,光线下的黄铜本色色泽,在现场同样掳获了许多爱好者。不单是外观质感,TRAM 透过黄铜导体,使灯头无需电线连结即可自由调换位置、调整照射方向,展示时令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。
墙上42、72 大字明确点出 DAWN 的最大特色:光束角的变化。 透过“双螺旋结构”连动透镜间距,一如相机的变焦镜头调整光束角大小,DAWN 结合机械结构,使原本定义为装饰及照明的灯具变得值得玩味,此展区顿时像是科博馆一般,在人们与灯的互动转动中,空间光影随之变化。
OLO Φ 桌灯 – 2021德国红点设计奖得主
“光源在哪?”是人们乍看到 OLO Φ 的共同疑问,而随着展场人员的介绍及引导,大家纷纷伸出手翻转它的锥形篓空灯罩,尝试找到最有趣的出光角度。并提出更多关于双向出光在空间中的使用问题。
而这些反应,也正是红点设计奖评审给予的评价 “OLO Ø realises a coherent design following ergonomic aspects. Thus, this table lamp invites for frequent use.”
相约明年,更精彩的相会
一年一度的设计上海,最令我们开心的永远是与观展者的互动。灯亮时惊奇的目光;操作灯具时专注的神情;交谈间不时露出的微笑。在设计上海,透过交流彼此的想法与故事,我们吸收了充足的养分,再接下来的一年中,努力开创更多可能,并期待着明年的相会。
当故事都汇集灯光之下
2021 设计上海,不同于往年以年度主题作为展览概念,我们选择让作品担纲主角,给这谢作品在各自的展示区域中,阐述自己的个性与故事。绚丽耀眼,漂浮于黑暗中的PAOPAO 泡泡,复古工业感,随时可拆装移动灯头的TRAM 区间车,外型刚直坦率,光学上却细腻考究的SQUARE 正 。
汇集的灯光之下,且听他们娓娓诉说,而希望来到SEED 展区的人们,也能在众多作品之中,找到一段与自身相映的故事。
多款全新灯款首次亮相设计上海
PAOPAO 泡泡
以纷飞于空中的泡泡为意象,透过充满张力的有机线条,表现泡泡吹膨时的动态感,再使用渐层电镀的手法于玻璃表面作色,表现泡泡千万变幻的独特色彩,不论点灯时的氤氲光氛或熄灯后的金属色泽,都为空间加添多变的烂漫光景。
TRAM 區間車
与设计师的童年回忆连结,透过纯黄铜材质达成去电线化设计,传达出区间火车亲和、无拘束的意象。如同拣选座位般,在两片纯黄铜的轨道上,不受限制地选择灯头位置,360度的完转结构更可为空间创造多元光氛,给予空间自由的光向布局。灯体的纯黄铜材质在日常保养中,经岁月的淬链更能呈现独特的光泽。
SQAURE 正
刚直坦率且正大光明,SQUARE 俐落的外型内含对光的入微要求。可调整色温、亮度的光感应调光系统,能直觉顺手地在工作、聚餐、或放松小酌等情境下切换使用。搭载的 CRI 98 光源,以极接近自然阳光 CRI 100 的高显色指数光氛,让灯光下的物件能忠实地表现自身的本质色彩。
PENSÉE 思想
似是皎洁的上弦月,蕴藏着深不可测的神秘思想和真知灼见,PENSÉE透过手工口吹玻璃,在城市夜里纷纷洒下月光的亮片。新版本独家 DJ Dimmer 经典重现,旋转式底盘兼具开关与调光功能,并结合高演色性低色温的LED光源。除了光氛升级,外观上更以美型的线条轮廓与全新色系,带你重入亦明亦暗的异想世界。
OLO Φ
荣获2021德国红点设计奖Red Dot Design Award 的OLO Φ桌灯,以特有的锥形篓空造型,及细致出色的环状与U型框架带出更灵活的翻转表现,上下通透的篓空灯圈,导引双向出光,并保留空间透视感,于框体中展现更面面具到的全方位光向,在看似被局限的框架之中,找到另类观点。
故事之外,人们始终是我们开始的理由
不论每件作品背后有什么样的设计灵感,在SEED 一贯的简练的外型语汇中,我们始终在意的仍是人们实际使用时的感受。透过结构作动、材质运用、光学系统,一盏灯具作品不再仅有装饰意义,更重要的是能协助空间中真正主角:灯具的使用者们,透过灯光拓展对生活更多元美好的想像。
▌SEEDDESIGN @ 设计上海
–時間:2021年6月3日– 6月6日
–地點:上海世博展覽館1號館C406
与童年接轨,记忆中追逐的五分小火车
“大约是我读国小时候,我会带着弟妹们一起从嘉义的“朴子”回到位在“田尾”的外婆家,短短十几公里的路程,正好有五分小火车连接两地,小火车的速度不快,我们在火车上一手拉着栏杆,把身体露在车厢外头,晃呀晃地乘着风一路驶向外婆家。外婆家有鸡腿可以吃、有五角铜板当零用钱、有亲戚小孩一起打弹珠,这些对我来说十分美好的回忆,好像都和那台缓缓前进的小火车挂在一起了。”
以材质特性跳脱限制
为了达到记忆中,小火车的亲近、无拘束的个性,设计师运用纯黄铜材质的高导电性,达成去电线化的设计,如同拣选座位一般,在两片纯黄铜的轨道上,不受限制随意地选择合适的孔位,再以一字工具片将螺丝锁紧,便能点亮灯具。
就像拣选座位一般,使用者可以任意选择孔位锁上灯头。
TRAM 的灯头有正负极的分别,确认对应的方位后,以一字工具片将黄铜螺丝确实锁紧,电流透过黄铜片与灯头相通,便能点亮灯具。
驶过时间的独特光泽
黄铜表面随着时间可能产生自然氧化,有些人偏好定期勤上铜油擦拭保养,以维持金属的光亮色泽,有些人则选择顺其自然变化,让时间在物件上留下痕迹。不论选择为何,TRAM 的黄铜本色,都反映着我们与物件间的关系:陪我们一起生活,与我们一同变老,更反映着我们在生活中,对熟悉的事物的珍惜。
若要维持铜本色表面的光亮色泽,需要定期勤上铜油擦拭保养。
复古外观,配备现代化内装
尽管外观带着复古意味,TRAM 所搭配的内装却极为现代,搭载着对光学、功能与实用性的考量,在每个细节处为使用者所设想。
• 缜密的光学考量
配备CRI 95 高演色性光源,让灯光下的物件忠实呈现本质色彩。更以阶梯形光学透镜,以二次光学限缩光束角大小至58°,避免使用时产生的眩光。
• 光感应式调光
手势挥动切换灯具开/关,长置调整亮度明暗,并具备亮度记忆功能,保留自己最舒适的亮度。
• 鳍形散热模组
透过鳍片增加散热面积,降低LED 模组温度,避免高温导致的光衰缩短灯具寿命。鳍片结构透过压铸与灯具一体成型,再进行细部处理,机械感中带有SEED 一惯的细腻。
光,就如同音乐、气味一般,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偏好。
光在空间中的表现非常多元,而每个人对于光的喜好与需求也都有所不同,想要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光,得先了解不同光氛的种类以及它带给我们的感觉开始。
亮度充足,明亮的空间
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我们,一年四季总有充足的阳光,也因此许多人习惯家中的亮度是明亮的,在空间中的每个角落都布满充足的照明,给人开阔爽朗,有精神的感觉。
主灯以外,透过坎灯、投射灯等基础照明,为居家空间制造充足的亮度。
Photo Credit:昱森设计
只留几盏灯的诗意氛围
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,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家中的空间亮度降低,制造另一种环境气氛。关闭空间中的主要照明,只留下几盏吊灯或桌立灯,整体空间虽然亮度降低,灯光的布局却让空间的光影有了明暗对比,层次变化,为家中制造一股慵懒、温馨的气氛。
▲ Photo Credit:太砚设计
▲ Photo Credit:工一设计
▲ Photo Credit:虫点子设计
特定使用情境的亮度需求
即使环境的亮度属于每个人的偏好,没有一定的标准,但在某些使用情境下,为了眼睛的健康着想,仍然会有建议最适合使者者的亮度标准,而这些空间亮度的标准,会以“照度”为单位。
照度(单位 lux)和亮度(单位 lm)不同,“照度”是指“每单位面积所接受到的光”,简单说就是“被照区块的明亮程度”,因此同一光源,不同位置的照度也不一样。
亮度与距离都会影响照度,照度的计算公式为:光通量 lm / 平方公尺 m2
简单的休闲阅读
500-750 lux
不论是睡前的床边阅读、滑手机,或是在客厅的沙发上悠哉地翻阅杂志,若不是长时间的专注阅读,亮度的要求会较低一些。床边的一盏床头壁灯,或沙发旁摆放的桌灯、立灯,都能提供足够的亮度,更能透过光氛轻轻地点缀空间。
极具指标性的红点设计奖( Red Dot Design Award ),每年致力于选拔全球最优异设计作品,涵盖 49 种类别,并由 50 多位专业的国际评审群进行评选。SEED 资深设计师李慧伦的作品 OLO Φ 桌灯也于今年荣获 2021 红点产品设计奖(Red Dot Award:Product Design 2021)。
以不等大小的圆及俐落的线条组合而成,如表情符号般的特殊外型,是 OLO Φ 最具代表性的特色
一个小动作,单挑日子里的一成不变
“ 多了框架反而更自由 “ 是 OLO Φ 最初的核心理念,以“ 直径符号 Φ ”为概念,在灯罩外加入环框线条,为外型增添独特轮廓,用光更自由。
成立超过 60 年的德国红点设计奖(Red Dot Design Award),评选方式遵循“寻找优良设计与创新 ”之理念,交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审,给予设计优良的作品最高肯定。今年 OLO Φ 得以在全球众多参赛品中脱颖而出,为我们长久以来所坚持的原创设计,添上一份正向肯定与荣光。
俐落的极简外型
内含对光的入微要求
举手间,情境氛围改变
正则方正,直需笔直
对于设计总监陈昭成而言,设计应是简单、明确的事。“一条线能完成的形象,就不要有多余的线条。”这单纯的精神贯穿于“正”的设计之中,辅以SEEDDESIGN 成熟的金属工艺技术,SQUARE 正 于是俐落成型。
灯体两翼向下延伸,成为能遮挡眩光的遮面,是设计师对光的细腻考究。
举手之间,使用情境改变
尽管外观直接、简约,“正”仍加入了SEEDDESIGN 一惯的互动元素:四段切换色温、无段调整亮度的感应式调光,不论是适合工作的4000K 白光,或是令人放松的 2700K 暖色光,2700K/ 3000K/ 3400K/ 4000K ,四段色温切换情境,只在举手挥动之间完成。
灯体下方,无段式调整亮度
挥动ON/OFF,长置调整明暗
灯体侧面,分段调整色温
3000K →3400K→ 4000K→ 2700K 循环切换
细腻的光氛表情
夜里,灯具为我们延续着白昼的日光,而光的质感影响了夜里举目所及的一切事物。演色性指数(CRI)说明光呈现真实色彩的能力。SQUARE 正搭配的 CRI 98 光源,以极接近自然阳光 CRI 100 的高演色性光,让灯光下的物件能忠实地表现自身的本质色彩。
总有最适合自己的光
“也许光再白一些。”
“可能再暗一些些更好。”
“昏黄微亮的气氛好像很棒。 ”
暖黄带点白的3000K 色温,柔和而不叫人欲睡,是最适合居家的光氛;
再偏白一些的3400K ,适合在桌面上进行长时间阅读的人们;
4000K 最接近早晨的阳光,明亮、清新给人专注工作时需要的好精神;
最后,别忘了在一日的结尾换上烛光般的2700K 暖橘光,让忙碌了一日的家人能够好好地放松。
除了使用情境外,在冷冽的冬季夜晚将灯光切换成暖黄色,为空间营造温暖的氛围;在炎热的夏日则切换自然白光,为溽暑带来一丝清爽。色温搭配着亮度调整,温暖或清新,专注或舒缓,理性抑或浪漫,依着不同的情境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光。
光源 LED 40W 3000K-3400K-4000K-2700K CRI 98 2300lm
尺寸 长 146cm x 宽 4.6cm x 高 5cm
设计师 陈昭成
“氛围生于光,空间成于光,建筑述诸于光。”
-柯比意
无论是白画或黑夜,万物皆因光而存在着。夜幕降临后,灯光就延续了白画的行径,走入夜里为家带来光亮和温度。人们在挑选灯具时,大多专注于灯具的亮度是否足够。但在亮度之外,透过灯光的布局制造明暗层次,能为夜里的空间塑造丰富的表情变化。
以光,打造专属阅读场域
在家中不起眼的空间摆放一盏小灯,让溢散的光为角落描绘纹理细节,光线沿着柜体、壁面扩散开来,形成别致如画的角落风景。
以光,打造專屬閱讀場域
不论是书桌边或是单椅旁,为自己挑选一处舒适的空间,利用聚焦的灯光投向阅读场域,打造一处旁若无人的专属区,尽情地沉浸于书香微光之中。
以光,制造均匀柔美间接光氛
将光打向墙面制造间接光氛,光束在反射后如水雾般溢散,光粒子以更柔和的姿态漫游于空间之中,如同使用艺术颜料般,赋予墙面更多的纹理变化,在空间的画布上挥洒着均匀的满室柔辉。
以光,点缀睡前的独享片刻
为忙碌的一天留下片刻的余裕,不论是睡前小品阅读、或是静静地沉淀自我思绪,在暧暧的光里享受不被打扰的私密时光,让一日的疲惫悄然释放。
透过细腻的光氛布局,空间的光影有了明暗对比、层次变化与气氛表情;
光氛语汇牵起了场域与人的关系,更映照着独特而鲜明的,属于家的记忆。
▲ Photo Credit:二三设计
轻轻滑推,缓缓渐亮
于夜黑中开展一处幽幽的光场
脑袋转着逐渐明晰的思想
不仅是一键的明暗:经典 DJ 调光底盘
热爱将机械结构与设计美感结合,独家的DJ Dimmer 调光底盘让调整亮度成为一件充满玩味的事,随着手指滑推带动齿轮间咬合的作动,PENSÉE 也随之渐渐亮起。
费时的细细琢磨:表面拉丝处理
不同于常见的直纹或同心圆纹路,PENSÉE 发丝银色的细致刷纹,自中心向外斜旋放射。如此纹理形成自抛光师傅的手艺,仔细地反覆一次次由外向内推抛,在过程中将抛光轮的转动,划印在灯体表面。
包裹思想的柔光:手工口吹玻璃
黑暗中自灯罩散发出温润饱满的光色,要归功于 SEEDDESIGN 引以为傲的玻璃工匠手艺。玻璃师傅沾取不同颜色的玻璃熔膏,反覆来回吹制,在玻璃膏层层叠加之下,光氛的色泽更能温和地呈现。如皎洁的上弦月般,深藏着不可测的思想和真知灼见。
新色入列:流沙金细腻轻盈,雾黑纯粹俐落
除了经典不坠的发丝银表面,因应现代空间的多元配色需求,新版本PENSÉE 加入了流沙金与雾黑两种新配色。流沙金细腻轻盈,暖光下闪烁着沙滩般的褶褶光芒;雾黑则沉稳低调,和白玉玻璃黑白相搭,纯粹且俐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