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间充满想像力的崭新门市。
SEED 台中门市移至新址,两层楼的全新空间由虫点子创意设计团队操刀,融合台中在地元素与SEED 基因,以素面的白、黑、灰主调,搭配俐落空间线条,打造一座以“人”与“灯具”为主角,充满想像与互动的明媚空间。
一间充满想像力的崭新门市。
SEED 台中门市移至新址,两层楼的全新空间由虫点子创意设计团队操刀,融合台中在地元素与SEED 基因,以素面的白、黑、灰主调,搭配俐落空间线条,打造一座以“人”与“灯具”为主角,充满想像与互动的明媚空间。
晨间空中馥郁
潮湿气息缓缓交织
远近朦胧间
雾霭幂历
取云层翻涌变化于山林叠翠间的袅绕景象为创作发想,MIST LED 白露如郁郁中的一抹清新,在早晨绵绵雾气中,勾勒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象。
玻璃中的暧昧界线
MIST LED 饱满圆润的口吹玻璃,细腻融合“内层喷砂工艺”,模糊了清透与朦胧间界线。当光束释放其中,光粒子沿着细致的渐层喷砂漫延溢伸,犹如云雾迭迭弥漫,在空间中营造层次丰富的唯美光景。
舒适的光学设计
细心追求光源品质,新一代 MIST LED 采用 CRI ≥ 95 的高演色性光源,打造如日光般自然的舒适光源;配以月晕透镜调整出光角度,光线更显柔和宜人。
桌立灯:柔和向上的光氛
MIST LED 桌立灯照向上方的光源,透过灯罩顶部的一片迷濛漫洒空中,宛若雾霭轻柔飘浮,为家中笼上一层轻薄光纱。其 DJ 调光底盘,只要轻轻一推,便能将亮度慢慢调至所好,创造惬意的起居空间。
▲ 曼垂一隅粼粼亮起,灯罩内部的细腻层次与空间相融成一片纯粹景致。
▲ 傍晚归家,点亮 MIST LED 立灯凝望淡雾卷舒,随着光线暧昧流动,缓缓沉淀一日躁动。
MIST LED 白露
MIST LED 吊灯 S
光源 LED 5W 2700K CRI95 510lm
尺寸 长 16cm x 宽 16cm x 高 22.5cm
MIST LED 吊灯 L
光源 LED 9W 2700K CRI95 918lm
尺寸 长 25cm x 宽 25cm x 高 34.8cm
MIST LED 立灯
光源 LED 9W 2700K CRI95 918lm
尺寸 长 28.5cm x 宽 28.5cm x 高 153-190cm
MIST LED 桌灯 S
光源 LED 5W 2700K CRI95 510lm
尺寸 长 16cm x 宽 16cm x 高 27.9cm
MIST LED 桌灯 L
光源 LED 9W 2700K CRI95 918lm
尺寸 长 25cm x 宽 25cm x 高 40cm
设计师 陈昭成 Chen, Chao-Cheng
随着时序步入秋天
受风吹拂的黄金稻穗摇曳生姿
转红变黄的落叶飘落纷飞
将大地抹上秋日的妆容
HUAN 圜吊灯的年度新色 —— 以大地色调为灵感的“ 可可棕 ”与 “ 燕麦奶 ”,如冬日里一杯香醇浓郁的热可可与温润顺口的燕麦奶,为居家布上温润沉稳的舒心感受。同时段也推出全新桌灯系列,为现代空间带来多样化的搭配新选择。
Pearl Cocoa 可可棕
潜藏着金沙光泽的“ 可可棕 ”,富含色泽巧思来自涂料中加入的“ 银砂”,在多次来回的比例调整,最终诞生。为了保持涂料中银砂均匀分布,师傅需两方协力,一面喷涂一面持续搅拌,制作过程就像冲泡一杯热呼呼的浓郁苦甜巧克力,沉稳中散发暖心况味。
Oatmeal 燕麦奶
想像在微凉的秋日里,啜饮一口温暖脾胃的燕麦奶茶,享受单纯的日常美好。带着米灰色调的燕麦奶,搭配亮丽铬色边框,平添一股优雅韵味,不同于平实的雾白色,应用在中性恬淡的空间里,也能恰到好处加乘出温暖层次,妆点出放松疗愈的氛围。
框留桌前的诗意风景|全新桌灯系列
2021 新推出桌灯款,将框景之美移转至桌前,成为眼前举目可望的日常风景。与家中花卉器皿搭配摆饰,更能自成一景相映成趣,应用场景多元,不论是放置床头、茶几甚至是带至户外,皆能伴随日常起居生活。
乘载着诗意的HUAN 圜,以圆形环框连结室内外风景,让美的画面得以框留延伸。窗外景色随着时间推移悄悄变化,为室内引入一幅流动的美好光景。
当你走进一间 SEED 店面,门市顾问会很快地上前亲切问候,不只陪你一起看灯、了解灯光,也聊聊你对新家的想像。灯具在空间中的作用,除了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用光需求,还得考量居家空间的条件限制、平时的维修保养,以及主人对光影气氛的想像,因此门市顾问也会适当给予较符合自然律动的用光建议。
门市顾问除了介绍每一件作品的灵感、特色及功能外,更重要的是倾听客户,深入了解对方的需求,才能为他们引颈期盼的新生活,引荐最合适的光。
SEED 门市顾问:谢锦荭
2002 年加入 SEED 的锦荭,已经在门市服务近20年的时间,是客人们口中的“谢小姐”。除了对光氛配置、灯具搭配拥有丰富的经验外,这些年的服务过程,也让她对灯具、对人的相处有了许多想法。念旧的她很重视灯具的保养,家中甚至私藏着许多 SEED 的历年作品。私底下,她更是一位美食生活家,如果向她问起台北的美食,她肯定会滔滔不绝、如数家珍地与你分享一间间她的口袋名单。
这天下午,我们来到位于仁爱路上的SEED 台北门市,跟着她的脚步在店内闲逛、欣赏灯具,对于我们提出许多关于灯具、客户服务相关的问题,她也毫不吝啬地一一和我们分享。
*采访/拍摄于2021年初,疫情较不严重时
你觉得“灯”对你来说是什么?
– 我觉得灯是一种把光线留在空间的方法。
其实灯只是一个有形体的东西,最重要的还是灯具引进来的光。我之前听过别人形容灯光,他说当外面的光线透过窗户照进室内,特别是透过窗帘洒进来的时候,那个景色是很美的。我很认同这个说法,灯对我来说也是把光引进空间,尤其是在晚上,室内没有白天的自然光,灯具就是那个把光停留在空间里的方法。
身为门市顾问,你通常会在客人挑灯时提醒什么?
– 确定这是你真心喜欢,而且是你需要的灯。
因为灯会长时间陪伴我们生活,所以我会建议尽量不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、或听旁人的意见就匆匆决定。不管是对外型或材质的喜好、照明需求、家中环境的搭配,有很多要考量的地方,不只是喜欢或想要,所以在引导客人挑灯的时候,也会需要提醒客人很多内容。
比如说灯光配置,有些客人因为餐桌周围的天花板上配了很多嵌灯,反而不常点餐桌灯,这样就有点可惜,尤其这样家中的光影变化就会略显单调。另外,色温部分,我也建议居家用 2700 – 3000K 暖白光,可以营造回家后放松的氛围,客人有时比较不了解色温和我们生心理的关系,我会花时间和他们讨论沟通,因为我希望大家不只是买一盏灯回家,更是把美好的体验带进生活里。
最喜欢门市工作的哪个部分?
– 我喜欢跟客人互动的过程,和他们分享灯光的知识。
像是第一次装潢新家的客人,他们可能对灯光比较不熟悉,当我跟他们分享,他们愿意接受我的建议,也给我回馈,这样的互动我就很喜欢。另外,说到互动,我觉得人和人沟通最重要的是要真心,带着真心才能真正和客人沟通,譬如,如果客人看上不适合他的灯,我也会诚实地向他说明,不然以后他可能会遇到自己没想到的问题,所以就算之后不会碰面也好,我也会设身处地地帮对方着想。
门市顾问帮助客人挑选合适的灯,这当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是什么?
– 让客人理解“喜欢的不一定适合自己”这件事。
现在用网路可以搜集到很多室内装潢灵感,客人常常会从不同地方拼凑自己喜欢的元素想要用在自己家,可是这些资讯有时比较零碎,也不一定符合他们家的环境条件和需求,我就需要和客人一起厘清,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,帮他们选真正适合自己的灯,但这会需要花时间沟通,有时候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快就接受。
这些年以来,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?
– 有,我最感动的是客人把用很多年的灯拿回来维修。
记得有次一位小姐把一盏用了好久的灯送来门市维修,灯修好后我又帮她把外观重新保养,擦拭干净再好好装箱,没想到那位小姐看到他的灯被保养后的样子,居然特别谢谢我那么照顾她的灯,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感动,因为这代表她很珍惜这盏灯,也希望这盏灯可以一直用下去。
你会希望和买了喜的灯的人说什么?
– 谢谢,希望你们喜欢,而且能让这盏灯陪你们很久。
有时候客人挑灯时说:“反正三、五年可以再换”,我听到都会觉得很可惜。虽然现在断舍离、活在当下的说法很流行,客人想要随时更换灯具是自己的自由,可是灯其实是可以陪伴人很久的。也许有些人觉得灯只是一个可以随时被汰换的装饰品,但我还是希望买了喜的灯的人可以用另一种角度看待这盏灯,可以更珍惜灯的价值和意义,让灯和他们一起生活下去。
你私心最喜欢的SEED 灯是哪一盏?为什么?
– 是一款比较早期的灯,泰坦尼。
我喜欢泰坦尼的设计感,它真的很炫,灯体本身可以升降和拆卸,利用灯上面的弹片和磁铁,还可以变换光照方向!而且它用的是传统的卤素灯泡,虽然现在LED 呈现的光质感已经非常棒了,但我个人还是最喜欢卤素灯那种很温暖的光感。
你最喜欢台北门市的什么时刻?
– 最喜欢大家不谈公事,一起闲聊的空闲时间。
我觉得这个时间没有一定,也不一定是在中午门市大家一起吃饭或吃下午茶的时候,比较像是有人突然发起一个对话,其他人就参与进来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嬉闹,这样的时间我会觉得很轻松、自由。
认识你的人都很好奇,为什么你一直还在用那支蛮旧的 NOKIA 手机?
– 因为我比较念旧吧,我的第一支手机就是 NOKIA 。
我第一次认识手机其实是因为我的前老板,那时候他拿着一支很大、四四方方的手机,那时候手机还很少,我觉得很好看。当时我在想如果之后我要办手机,就要办像那样的。所以第一支手机就买了NOKIA,到后来就因为比较熟悉这个品牌,就不会换了。而且我喜欢小东西,像这只手机的大小就很方便塞进口袋里,而且它还可以叫出来电名字,真的很炫!
休闲时间有没有什么兴趣嗜好?
– 吃些好吃的东西,或者是逛逛街。
住台北真的比较少机会可以去郊外走走,可是吃东西的话,我倒是很喜欢去不同地方吃好吃的东西。要说有没有推荐的美食,我会选我们家万华那里,像是和平西路的排骨汤、高丽菜饭、鸡脚,万大路的面线,或者是我家附近的胡椒饼,都是我觉得很好吃的小吃。如果要推荐同事朋友送礼的话,我就会介绍阿宝师咖哩饺,很适合送给家人或同事。
十月一号这天下午,与平时的清静悠闲不同,台中门市此时聚集了众多喜的中部地区的朋友,川流不息的人潮将两层楼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,人们在这个崭新的空间中好奇地闲逛游玩,赏灯、聊天、享用现场茶酒点心(户外区域),热络的交谈声此起彼落,现场像极了一场午后的设计师沙龙。
活动这天正好是 SEEDDESIGN 成立满30周年,创办人陈昭成也来到门市现场,除了一同共襄盛举新门市的开幕外,也和大家分享品牌一路走来,向着理想逐步踏实的心路历程,和对品牌未来的更多期许。而门市空间的设计师:虫点子设计的伙伴也来到现场,与大家分享他们想透过门市空间带给人们的体验,以及实现的过程中所必须克服的诸多困难。
▲ SEEDDESIGN 创办人:陈昭成
▲ 虫点子设计 共同设计师:庄子莹
▲ 虫点子设计 总监:郑明辉
这次的开幕活动是SEED 首次在中部举办品牌活动,更是2021波荡的疫情中,唯一的实体交流活动。能够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交流,感受到中部朋友们的满满热情,让我们兴奋不已。而透过这次交流,也更丰富了我们对于灯光、设计、美感的认识,期待着与大家的下一次的相遇!
📸 新门市开幕活动|门市实地探索打卡礼
10/1-10/31,在台中门市拍下最喜欢的空间角落,上传 IG 并Tag@seeddesign_official或分享到GoogleMap评论,即可获得为新门市开幕订制的『 SEED 香氛吊卡』。
打造舒适空间如同挑选贴身衣物,随着生活状态进行适当调整,起居日常就能更为流畅自在。家人退休后,家中成员的生活型态连同变化,如何为他们营造贴近需求的居家空间,拉近家人间的关系,成了空间设计的必要考量。
伴随年龄增长,视力自然慢慢减弱,人们在约50岁后(详见注1)会逐渐对颜色对比的敏感度下降、在暗室中感光的反应时间拉长,或是容易感受眼压过高的酸胀,经历影像中心转暗或扭曲等现象。因此,想打造一个熟龄友善的居家环境时,设身处境地依照实际需求规划必要的灯光配置,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。
其实,只要在设置灯光时掌握“不造成多重阴影又可清楚辨识家具物品位置”的大方向,再根据生活习惯、爱好活动,参考下方四点提案调动布光细节,便能打造出一个安全舒心的居家空间。
1. 提升家中整体亮度
对于家中 30 岁成员来说合适的照亮程度,在熟龄者眼里却有可能太暗,导致用眼时感到较为吃力。根据长者对整体亮度的需求,配置足够而均匀的环境光或以亮色取代暗色墙面,能提升居住空间的平均照度,让家中物件更轻松地被辨识,避开行走间的潜在危险。
▲ 以灯具光源补足熟龄者对空间整体亮度的需求,搭配明亮的墙色,家中物件在视野中更显清晰。
Photo Credit:北欧建筑
▲ Photo Credit:寓子设计
如果不想一次点亮整个空间,可将灯光分拆为多组回路。甚至,可以在空间两端搭配“双切开关”,即能在不同位置开关同一组灯光(例如:楼梯上下层楼控制同一组梯间灯),让家人走到哪里,光就跟到哪里,既安全又兼顾空间品味。
2. 加强照亮活动区域
迈入退休生活后,在家从事的活动也变得相对多元,三不五时邀请好友家中作客、叙旧,进行心念已久的爱好如画画、烘焙、植栽等,都需要合适的灯光从旁辅助。因此,建议多观察家中长者的生活喜好,在其常用空间内以近身灯光辅助照明,舒缓长时间用眼的疲倦感。
▲ LAITO OPAL 玻光 细心留意家人的生活习惯,在经常使用的沙发旁以立灯加强照明。
若家人常在半夜起身走到厕所,需在卧室床边或脚边加装夜灯,并将开关配置于“坐在床边时伸手可及”的距离,让他们下床前能够更直觉地随手开灯,照亮地面及看清物体后再起身行走。
▲ 将开关设置在灯罩外的 DOBI 壁灯,使半夜行走前开灯更为直觉。
Photo Credit:大观设计
▲ 如家人有睡前阅读习惯,建议选用“可调光”灯具,同时满足阅读用光(照度高)及半夜起身用小夜灯(照度低)的亮度需求。 OLO 的亮度记忆功能,能在睡前调暗亮度后关闭,半夜起身时轻触就能以微光点亮,避免光源过亮的瞬间刺眼感。
3. 降低刺眼的眩光
眩光即指让眼睛不舒服的光,因眼睛承受的亮度超过所能适应的范围,或环境的明暗对比过大,所导致的眼睛不适或暂时性视力不清。熟龄者受到眩光影响后,眼睛的调整时间较长,此时容易不小心碰撞受伤,因此建议留意以下不同种类的眩光,打造更为舒适的用眼环境。
(一)直接眩光
指光线对眼睛直接照射,造成暂时性视力不清的现象。
☛ 建议选用有柔光罩、遮光罩、光束角小,或以间接光原理设计的灯具。
(二)反射眩光
俗称“反光”,即空间中的物件反射至眼睛所产生的眩光。
☛ 可调整空间中的光源或会反射光线的物品位置(例如:镜子、亮面的杂志或桌面),减少反光。
(三)对比眩光
当空间一边过亮、一边过暗的“明暗对比”太高,眼睛容易疲劳且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,需更注意行走安全。
☛ 建议多留意卧室中的照明平衡。
▲ MUMU 白天时若房内一边过亮,可在室内增加光源平衡照明,或降下窗帘降低明暗对比。
Photo Credit:净空间
▲ 入夜后运用双向出光的灯具(如 OLO)提亮整体空间,改善光源过度集中所导致的对比眩光。
4. 根据情境挑选色温
白光与黄光在居家空间中扮演着互补角色,挑选灯光时也可按照使用情境配置灯光色温。在作业活动较多、安全为主的厨房流理台、浴室等处,点上提振精神的白光,可让家人视线更为清晰,预防意外发生。
▲ 将暖白光藏于流理台上方,为料理烹饪提供充足的照明。
Photo Credit:开门设计
进入需要放松的区域如餐厅、卧室时,则可运用高演色性的暖光照明,除了能够营造惬意自在的光氛,长期使用下也因蓝光含量较低,对眼内黄斑部的影响变得较小。(延伸阅读:居家光氛护眼秘方|高演色性+低色温)
▲ Photo Credit:昱森设计
居家空间与家人间的关系微妙相连,贴心地考量熟龄家人对“家”的期待,即便是简单的灯光布置,背后的细腻温情也能让亲子关系缓缓加温。置换合适的灯光与陈设,让居家环境随着家人的生活应变,打造友善的居家空间,相处间也多了一份从容与自在。
注1:近年来因3C及行动装置使用频率激增,视力弱化的年龄层有逐年下降的趋势,若能提早意识护眼的重要性,便能让眼睛的“使用年限”跟上人类长寿的脚步。
商业空间是展现品牌风格与调性的场所,举凡从餐酒馆、饭店、工作室,到展览空间,每个场域每日承载的人流与客群都有所不同,要让生活步伐日渐紧凑的人们快速对品牌留下深刻印象,须透过完善且一致的空间规划与设计。
在室内设计领域当中,灯光又是一个神奇的元素。与空间相衬成趣的灯光设计,能够画龙点睛地为空间注入独特的灵魂与个性,打造出专属品牌的特色氛围。
|明暗对比:构筑剧场感|
▲ Photo Credit :硕果设计
好的光氛设计能够引领客人的心理感受,让人们在空间内感到舒服自在。根据场域类型与活动种类调配光线,调弱整体环境亮度,增强主要区域如桌面、布景墙的光源,有助于引导并聚焦使用者的视线,增强客人对空间的归属感,营造令人安心放松、自在对话的私密空间。
以 “LING 棂”长吊灯投射主要活动区的吧台台面,再运用间接光源勾勒架上藏酒轮廓,酒吧的场域特色即刻鲜明呈现。
▲ Photo Credit :硕果设计
大胆摒弃过亮的环境光源,以“SOL 日恒”立灯独照活动范围,营造出令人放松的私密空间。
|暖色柔光:营造安心感|
暖黄光是自然界中清晨、黄昏的颜色,比起令人精神抖擞的昼白光,暖色光普遍给人平静、放松、温暖的感受,对于需要营造如身处家中般舒服的场所,如饭店、诊所、产护中心,可在室内选择偏暖色调的配置,仿佛将晨暮之色纳览室内。
▲ Photo Credit :创研空间 & 元气御守产后护理家
在大片昼色采光的空间内,挂上一盏暖光“DAMO 达摩”吊灯在角落调和室内色温,可拉近消费者对空间的距离感。
▲ Photo Credit :叙研设计
|立体布局:增强表现力|
如同日月与星辰,以独有的光轨引领着人们一天的感受,每颗光点交织而成的光轨变化,也牵动着人们的视线及想像,在空间中留下极具渲染力的情感。借由光影方向的调整,行塑灯光在空间内的动线布局,丰富的光影表情油然而生,品牌的个性与特色也流露于此。
垂天而降的悬浮光球在空间内占有明显的视觉量感,彷若瀑布在空中凝结,灵动且华丽。
运用多盏吊灯形成流线布局,为方正笔直的空间注入流动性,丰富视觉层次,给人自然生动的场域体验。
▲ Photo Credit :北鸥设计
将轻量的“SOL 日恒”环形吊灯聚集吊挂于大厅上,以错落繁美的姿态打造如临星轨的视觉享受。
|材质造型:提升品牌主题感|
光线经过不同材质的折射与反射,因硬度、色泽、造型不同,所呈现的光感也会随之变化,散发多样的光影个性。按照空间整体调性与风格,放胆运用灯饰的材质特性与造型特征在空间内组合创新,和场域主题、品牌精神相互呼应,也能达到出乎意料的加分效果。
“DORA 朵拉”亮面的金属上罩与下罩玻璃的通透感融为一体,悬挂半空时犹如在角落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水珠感。
“FUJI 富士”温润如玉的玻璃灯罩,与日式木质调空间相互映衬,抬头一看宛如来到日照和煦的东京古屋内。
大量木作摆设加上“海克力士 HERCULES”哑光金属灯罩,极简流线间,流露出空间内沉稳、干练的主旋律。
取自古代月门意象设计而成的“HUAN 圜”吊灯,垂挂茶室之上漫洒柔光,袅袅飘上的茶气在灯具框体中与周遭摆设自成云雾禅林之景,让人沉浸于茶茗之间。
光影将时序引入空间,有了光的场合,每份细腻的情感与理念都能透过光感的雕塑谱出独特的氛围,留下专属的空间韵味。虽无量体,扎扎实实存在的光却如同商业空间的灵魂,散发着内涵与个性,传递品牌故事与坚持,邀请来自各处的人们驻足,感受品牌的真诚与温度。
当梦想汩汩悸动
我们在徐风温柔的轻拂中
吹起一波波
绚丽动人的纯真想像
PAOPAO 的灵感来自人们最初天真的童稚幻想,缤纷晶透的泡泡随着呼气吹送渐渐鼓胀、饱满,被天空牵引似地飘摇而上,伴随着期盼的目光轻盈纷飞,与蓝天白云团簇成那些被珍惜着的美好瞬间。
膨润饱满的有机曲线
透过资深师傅们熟练的口吹工艺,将玻璃吹炼成自然有机的美丽弧度,比例讲究、秾纤合度的金属灯罩盖与玻璃灯体顺理成章地接合,在不同材质中呈现了细致流畅,饱富动态的美感。
日夜迥异的烂漫光景
Paopao 晶亮的表面大胆辉映着绚丽的色彩,以“真空电镀”手法将色彩批覆于玻璃之上,打造出幻梦般的色彩渐层。其光洁平滑的质地,令人不禁想伸手触摸并细细感受,日夜迥异的神奇光景,更化作一天里的双重烂漫给予人们丰沛的体验:白天静置熄灯时,光泽反射如一面澄净明亮的小镜;夜晚点起灯,则呈现神秘朦胧的烟熏质地,放任浪漫氤氲悄悄蔓延。
贴心的光氛设计
细腻体贴的光学考量,是用光后将逐渐体会的窝心设计。“渐层真空电镀”除了美化灯体外,更将光线角度集中于灯具下方,加上玻璃内罩中的“柔光透光罩”,不仅优化光氛使其柔和不刺眼,更确保了亮度充足的照明能力,“58度”的适中出光角度,使美聚焦,也让光宜家。
丰富的形式变化
幸福的面貌不只一种,就像一波波随心所欲的泡泡在空中漂浮着、自由自在的模样。
P |单球优雅悬吊,含羞似地以轻巧之姿漫光一室,为空间美感加分。
PL5|齐列的线型排法,以简洁等高或音符般的高低跳跃,打造独特的个人品味。
PZ10|Z 型的前后错落安排,以线性有序的高低走法呈现多层次的风格变化。
P12|多灯球随心所致地高低垂坠,流露泡泡轻奢随兴的华丽姿态。
PC12|大型多灯款除了利用排列巧思达成飞旋向天际的流动感,其中12灯更可借由“金属环框”延展多灯垂挂的形式,自然表现大气有度的视觉张力。
温柔而坚定
一如水晶般的透光质地
佐以充满魅力的光芒
点亮我们心中单纯美好的小小宝藏
PAOPAO P1
光源 LED 1 x 5W 2700K CRI 95 200lm
尺寸 长 10 cm x 宽 10 cm x 高 19 cm
PAOPAO PL5
光源 LED 5 x 5W 2700K CRI 95 1010lm
尺寸 长 110 cm x 宽 10 cm x 高 19 cm
PAOPAO PZ10
光源 LED 10 x 5W 2700K CRI 95 2000lm
尺寸 长 96.4 cm x 宽 29cm x 高 19 cm
PAOPAO P12/PC12
光源 LED 12 x 5W 2700K CRI 95 2250lm
尺寸 垂坠式|直径 52 cm x 高 19 cm
环形式|直径 100 cm x 高 19 cm
设计师 李慧伦 Li, Hui Lun
设计师就像一群探险家,在生活中探寻着一闪而逝的灵感。设计总监就是这只探险队的领航舵手,除了注意设计的每处细节外,更时常需要向着远方了望,思考着设计与品牌、设计之于人们的关系,带领SEED 设计师团队一同勇往直前,用设计探索这个世界。
SEEDDESIGN 设计总监:陈昭成
出身于嘉义朴子的他,从小就爱涂鸦、爱幻想,在那个充满限制的时代,常梦到自己是只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鸟。 长大后,不按牌理出牌的他,却接受了工程学的教育,养成了一丝不苟的思想架构。1991 年创立SEEDDESIGN 走上灯具设计之路,透过设计,将脑袋中的灵感与幻想,转换为一件件灯具作品。
在一个天气还微凉的上午,我们前去陈先生家进行拜访,穿过种满各种花草树木的前庭,来到了他的家中。陈先生已经将水煮开,正在准备冲茶用的道具,而我们也准备了许多问题想和他聊聊,听听他对于设计以及生活的看法。
从小就很喜欢涂鸦、画画,“灯”让我可以靠热爱的事维生。
你觉得“灯”对你来说是什么?
– 灯对我来说,就是兴趣和职业的交叉点。
我从很小时候我就很喜欢乱涂鸦、画画,也因为这样,后来不管是高工、大学时期,“制图学”都一直是我的拿手强项。一直到出了社会,“灯”让我可以靠着自己一直热爱的画图维生,这真的让我觉得充满幸福感,每天都很有动力,觉得人生很充实。
什么时候喜欢上设计?
– 什么时候,这我不知道耶,我觉得好像是天生的。
主要是对事情不满意的话,我就会想用画图去改变。还记得国中时候看书,觉得有些国家的城市看起来很不舒服,很拥挤,我就会帮他们做都市规划,画电力、排水系统、交通路线那些。另外多少也跟叛逆有点关系吧,不想跟别人一样,想要突破,想有一些表现。
什么时间点,确定自己能以设计师的身份维生?
– 这个是很晚才确定的了。
其实我创业之后,除了第一件作品成功以外,之后的作品就没那么受欢迎了,所以好几年都还是在摸索。一直到我碰到一个北欧客人Hans,他建议我们设计玻璃灯,因为那会比塑胶灯更有价值。但当时我不懂玻璃,买了书也看不懂,所以就跑去竹南找厂商学,一个礼拜下去至少2次、多则4次。慢慢比较懂之后,我除了设计玻璃灯具之外,又开始把其他材质的一些Know how 用在玻璃制作上,所以后来我们做出来的成品,品质比别人好,价格比别人高,那几年也帮客人设计了好多款很热销的玻璃作品。
大概就是那时候,经过这样从无到有的过程,我才开始慢慢觉得:嗯,我应该是可以靠设计这行存活的,但只是“存活”而已哦。
你是个浪漫或是理性的人呢?
– 当然是浪漫啊,你看这盏VULTURE 有多少人会买?
它太特殊了,我自己知道应该不多人会喜欢,但是我很喜欢它可以这样转来转去,操作起来很有趣,所以还是推出这件作品,这就是比较偏浪漫的想法。当然在做事时候也不能完全浪漫啦,是从浪漫出发,但是后面制作上工程的评估、成本是不是可行、市场是不是需要,这些都还是要用数字和理性评估去思考的。
这么多设计作品里面,哪一盏灯你投入最多情感?
– 应该是幽浮,创业后的第一盏灯嘛,要推出时候最忐忑。
而且一开始因为不太确定产品能不能卖得好,还用比较便宜的翻砂模来做,那时候开一套模具大概4、5万,翻砂的只要5、6千块。但结果翻砂出来的精密度不够高,组装不了。只能去我朋友的加工厂那边自己磨,通宵把组装不了的部位都磨到可以用,隔天早上完成时候,全身只剩眼镜拿下来的眼睛两圈是白色的。但还好第一件作品最后有成功,不然很可能就没有现在的喜的了。
不在意风格,做自己喜欢的设计最重要。
SEEDDESIGN 的作品应该是什么风格?
– 我觉得所谓的风格,好像没有必要特别去强调。
设计的灵感是从生活来的,我有我的想法,再加上我在生活上有什么不足,我们从里面去创新,去提供性能来满足需求,这就是我对设计的理解。当然我想里面有一些东西是会自然而然传承的,比如说一个品牌的车子,它自然会传承一些讯息、一些线条,但这种所谓的风格,也不是一开始就定义好的。你去看保时捷,第一代创始人是从做金龟车开始的,后来一路变成356、911,你如果去问创始人他想要什么风格的话,他也不会知道后来会变这样吧。
身为东方人,和欧美做的设计有哪些不同吗?
– SEED 的灯很多都有机械结构,这是最大的不同。
但那是因为我的原因,跟我是哪里人其实没关系。我觉得设计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想东方西方,这样就变成故步自封,把自己限缩在一个小空间。你看以前欧洲各个国家的汽车公司的在设计车子,法国、义大利、英国各自走自己的风格,但到头来还是回到Global type 。以前是这样,现在的世界又更全球化、网路化,所以我觉得设计还是回归到设计本身,风格那些东西我一向是比较不想管的。
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个你最珍惜的物品吗?
– 珍惜的物品吗? 其实我的观念是“人要旧,物品要新”
人跟物刚好是相反的,就像“做事要精准,做人要庆菜(随性)”一样,我通常不会对物品恋旧,因为物品是要用的,所以要新。但我对人就很珍惜,所以我到现在还是跟我妈住一起,而且绝大部分的朋友也都是好几年的老朋友了。
生活中在意的两件事:“简单”和“好的本质”
假日喜欢做什么呢?
– 我假日的生活很简单,大概都在家里活动。
打扫家里,去前庭散步看看花、听听鸟叫声。我老婆在我们家的前庭种了很多种不同的花,茶花、玫瑰、桂花都有,会在不同季节开花,去那边散步顺手摘几朵回来插在家里也很香。
我也很常会在我们家的南窗那边窝很久,那里阳光很好,天气好时候很适合待在那边看书,我很喜欢看历史书,像最近我在看资治通鉴,会觉得人真的是几千年下来好像都没变的感觉。
再来就是星期天早上会固定跟车友去骑重机,但大概都是半天的行程而已,其他时间大概就是看家人有安排什么活动吧,有时候也会一起看影集,或是一起出去吃顿饭,但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在家里简单自己煮就好,周末会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,很简单。
你觉得你对生活中的什么会比较讲究?
– 我喜欢本质好的东西,简单,但是本质要好。
这有时候不容易耶,比如说吃东西,我很喜欢吃鱼,但不是吃什么名贵的鱼,我要的是那种很新鲜的鱼,也不用太复杂的烹饪方式,好的东西简单煮就很好吃。
或者是我家的家具,桌子是请人家用胡桃木做的,吧台椅是榉木的,当时候是我们自己设计、自己切的,都不是什么稀有的木头,但是我觉得这样就好。
喝茶也是一样,我喝的也不是那种很贵的冠军茶,我都和朋友固定跟一个茶农拿,喝了觉得喜欢就不会换,每年就固定找他拿。因为我吃的、喝的、用的东西都不多,所以简单就好,也不喜欢一直变。
不做设计师的话,你觉得你可能会做什么?
– 我应该会做厨师。
我爸妈以前在菜市场卖担仔面的, 我耳濡目然多少有学到一些吧,因为不管是以前小时候煮给弟妹吃,或是后来在家里做给大家吃,大家好像反应都还不错。而且做菜还可以有一些创意在里面,这很符合我自己的个性。
如果明天就要退休了,要推出告别作品,会是什么样一件作品?
– 我告诉你,这不可能发生,我没有要退休。
我看我好多朋友退休之后每天种菜、出去玩、钓鱼,我是很喜欢吃鱼啦,但是每天钓鱼真的太无聊了,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。我有分享过很喜欢的那首泰戈尔的诗:“ 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,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.” 我觉得我会继续一直飞,顶多就是之后飞慢一些,花少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而已。
近年来,不少人会选择远离都市喧嚣的住所,以更贴近大自然的方式,享受纯粹的居家时光。夏日里,澄澈的蓝天、朵朵的白云、与疗愈的绿意山林,透过窗景映入家中,让整体氛围变得更轻松舒适,宛若置身于度假般的自然惬意。
以下精选别具巧思的设计师作品,让我们一起在盛夏轻装的空间里悠游度假。